
Hi:羅勒的小伙伴們
一個長假即將結束了,不知道你們的假期都是如何渡過的呢?那些從公司借閱了書籍的小伙伴們,有否利用假期的時間去靜下心來讀完一本書呢?
平時我們忙于工作,忙于家庭,來不及停下來思考、成長,而長假即是一個絕佳的讓我們慢下來的機會,利用好假期的時間,也許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先說一下我的假期計劃及實施結果吧。國慶長假還沒開始我就已經把假期的時間做了規劃。
1-3號,是完全的放松休息陪伴家人的時間,4-8號要讀完6本書。實際的執行過程是1-3號還是按原定計劃來的,但是4-8號的計劃,我略做了調整。
原來要讀完的6本書,改成了4本,就在今天我讀完了第四本,決定停下來不讀了,我需要把最后一天拿出來作為專門思考的時間。
在這幾天讀書的過程中,我的感慨頗多,一方面我無比慶幸我選擇了讀書,因為不讀這些書,我永遠不知道我未知的領域原來有這么多,如果我能早些知道這些,我就可以避免少走許多彎路,節約許多試錯的成本和代價,為企業的發展提前創造優良的內部環境。
不讀這些書我也不知道我們當前處于一個競爭如此激烈卻又擁有如此多機會的世界,看不到激流之下暗藏的商機,而能提前看到商機對企業的發展來說又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啊。
所以,我一邊讀一邊感慨,就在今天,在讀完第四本書的時候,我果斷決定不讀了,我需要消化,需要思考,需要總結,需要沉淀。
而這些思考、總結、沉淀,都會在將來成為一個個決策,貫徹到我們羅勒公司的經營中去。
這幾天,我讀了哪些書呢?關于數字化的書有三本,另外還有一本是《瞬時競爭力》。
今年,大家都在談論數字化,對于一個對數據和科技極度不敏感的純感性大腦的人來說,對這些本來是混沌的。
而不幸的是,我就是這樣一個人,但是作為羅勒公司的負責人來說,理智告訴我,不敏感也要學會敏感。
于是,我網上搜索了一本數字化的書,本來只是想看看了解一下概念,不至于說起來一無所知。
可是當我打開這本書開始閱讀的時候,我一下子就被其中的很多新穎的思想和觀點吸引住了,確切點說,是被震懾了。
在看的過程中,作者有很多資料的借鑒是出自更早研究數字化的那些學者的書,于是我又順藤摸瓜把那些書一并買來看,便有了假期這份閱讀清單。
我貪婪的閱讀、汲取書中的觀點、經驗,試圖想從中找到適合羅勒公司發展的途徑方法,遺憾的是那些靈感似一個個點,在我腦海中星火一閃,隨機就沒有了。
所以我想我必須把這些靈感一閃的點一個個再揪出來,形成文字,這樣我可以持續在這些點上深度思考,從而最終形成可以執行的決策。
以下這些是我從這四本書中獲取的總結,寫出來與眾位小伙伴分享:
在《數字躍遷》這本書中,提到了一個數字化時代的達爾文主義,其對此概念的定義是這樣描述的:“ 數字化時代的達爾文主義是一個技術發展和社會發展快于組織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漸發生的選擇過程,即對成功適應數字化時代的組織與無法在數字化時代生存、停止運營或被其他組織收購的組織進行選擇 ”
其實看到這個概念的描述,我還是挺震驚的,第一次意識到了嚴重的危機感。
原來即便有一天我把企業做到很大很強,我還是依舊避免不了數字化時代的達爾文主義的自然淘汰,假如我的企業無法快速適應時代和技術變革的話。
在《數字躍遷》和后面幾本關于數字化介紹的書中,反復出現的一個詞是創新,這幾本書都有一個共同的對數字化的認知是:數字化不僅僅代表的是科技的更新迭代,它是企業的基礎設施,目的是幫助企業進行創新,從而獲得更好更先進的商業模式,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未來可能再小的企業也需要數字化管理模式,唯有如此,才能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而那些能熟練實施數字化管理的大型企業將會更加如虎添翼。
運用數字化技術進行商業模式的設計,一般圍繞的是成本價值、體驗價值、平臺價值這幾方面來做的。
那些成功顛覆了某些行業的獨角獸公司都是成功運用了一種或這三種組合設計的商業模式。
看到這里,我就想到了滴滴,最一開始都是免費或者返現讓人打車,而且滴滴本身也是一個平臺,它整合了私家車資源,從而顛覆了出租車行業。
當然,也還有其他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迅速崛起的公司,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數字化成熟度是一種組織性的措施,反映了公司準備好使用數字化技術的水平,以及當前實施數字化技術在開展業務和創造競爭優勢方面的范圍、深度和有效性。
羅勒公司肯定是不具備數字化成熟度的,別說成熟度了,我們連準備都沒有做好。
可是,盡管我們起點很低,可是不代表我們未來不可以,這里從組織和文化、業務流程等方面闡述了企業該如何部署實施數字化管理,讓我對實施數字化有了概念,我想未來隨著我們羅勒公司的發展壯大,我們會一步步實現這些的。
借助數字化的產品、服務和業務流程,顛覆性競爭者無須復制傳統的價值鏈,即可提供與傳統競爭對手相同甚至更高的價值。
事實上,這也正是全數字化顛覆者的基本目的:在為終端客戶提供優異價值的同時,避開資本投資、監管要求,以及“束手束腳的現有企業”面臨的其他類似障礙。
對顛覆者而言,為終端客戶創造新價值和提高現有價值才是最重要的,完成產品或服務的價值鏈則無關緊要。
在《全數字化賦能》這本書里,提到了兩個概念:“ 價值吸血鬼和價值空地 ”
“ 價值吸血鬼”是指一部分全數字化顛覆者,他們將種種引人注目的成本價值、體驗價值和平臺價值結合起來,與現有企業削價競爭并迅速贏得可觀的市場份額。
“價值空地”則是指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存在的短期商機。組織可以利用價值空地應對來自“價值吸血鬼”和其他全數字化顛覆者的威脅。
由此引發出了另外一個值得思考的話題就是企業的競爭力。
如果市場存在價值空地,而這個價值空地是短期商機,稍縱即逝,企業如何能抓住呢?邁克爾波特(被評為企業戰略之父)曾寫過一本《競爭戰略》
該書的觀點是如何創造企業持久穩定的競爭優勢,可是在當前的市場恐怕這樣的戰略已經不適合了,于是有學者提出了瞬時競爭力的概念,并且這幾本書中都同時提到了企業的敏捷性,如何打造一支具備高度敏捷性的組織,是目前企業要考慮的問題。
打造敏捷性組織,要求組織具備三種能力,超強感知能力、明智決策能力、快速執行能力。
在《全數字化賦能》這本書中說,最好將全數字化業務敏捷性視為一種元能力,可見具備數字化能力是企業的必備能力,不具備該項能力的企業勢必要被市場淘汰。
在論述如何打造快速執行能力的篇幅里,重點提到了企業的人才招聘。
企業所有戰略的落地依賴的必然是人才,所以如何快速篩選招聘到合適人才就成為了戰略落地的第一步。
這一章節,還提到了國外一些招聘平臺和機構,他們利用數字化技術可以讓企業高效精準的篩選到所需人才。
看到這里,我又喜又憂。
喜的是說明我們所處的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憂的是已經存在了技術如此先進的招聘服務企業。
跟他們比,羅勒公司還如此弱小,我們如何快速趕上那些優秀企業的步伐?才能在沒有被市場的浪潮吞沒之前發展壯大起來?
以上是我整理的一些點,但是還不夠全面,因為這些書需要再反復研讀,可能才能理解的更深一些。
而這次不過是對數字化有了概念,明白了企業實施數字化的重要性,當然,也同時增加了我的憂患意識,讓我明白經營企業,時不我待。
“ 在當前這個時代,穩定是危險的,變革才是常態 ” 這是我從這幾天讀書中悟出來的道理。
所以,這也可以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羅勒公司這幾年,越折騰卻越在往好的方面走,推翻舊的,才能迎來新的。
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勇于質疑自己,不要讓舊有的觀念束縛住自己,惟其如此,才能緊隨住時代的步伐,避免成為數字化時代達爾文主義下的犧牲品。
經營自己同經營企業是一個道理,要想使企業穩定發展,必須有指導思想,否則你怎么能確信自己做的每一個決策是正確的?所以我孜孜不倦的讀書,希望借前人的智慧使自己避免走彎路。
而你們每一個人,要想此生獲得一些成就,不至于碌碌無為,也需要指導思想,所以更加需要讀書。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稍縱即逝,所以每一步都不能行差踏錯,唯有閱讀,才能讓你的人生之路走的更快更穩。
我是從閱讀中獲得了巨大收益的人,所以才呼吁小伙伴們養成讀書的習慣,此生,唯讀書不可辜負!
2020年10月7日19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