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其中,在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部分明確提出嚴控撤縣建市設區,引發廣泛熱議。
去年,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超大城市要劃定并堅守城市開發邊界,慎重撤縣設區”。一年后,“慎重”變為“嚴控”,政策再次收緊。
表面上,這只是一個詞語的變化。
本質上,卻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近年來中國撤縣建市設區的速度非???,近 5 年,便有 74 個地方撤縣建市或設區。稍有不慎,就跟不上區劃的調整。
對于城市來說,撤縣建市設區當然是有好處的,能夠有效幫助城市擴張——
● 縣與縣級市盡管都是「縣級區劃」,但縣級市的城市化進程比縣快,發展偏向城鎮化和非農業化方向??h城變為縣級市后,第二三產業比重會提高,城市公共建設速度也會加快。
● 從縣變成市轄區后,提高了城區面積和城區的人口規模,這些指標影響著城市軌道交通建設。
把大片大片的待開發土地,變成了城市轄區,對城鎮化進程確實有益處,但副作用不容小視。
當城鄉邊界變得模糊,“假性城鎮化”現象就會蔓延。尤其是很多三線以下城市,下轄的縣城離中心城區幾十公里開外,中間大片的農田土路,地理位置偏僻、人口集聚不足,不通暖,沒有天然氣,缺乏綠地、公園等基礎設施,與城區割裂感太強。
行政區劃混亂、城市空間結構畸形、公共服務和市政效益低下,這是嚴控撤縣設區的直接原因。
遏制一城獨大,城鎮化過程中,盲目“攤大餅”,還有就是提振縣域經濟。這時“踩剎車”背后,更深層次的邏輯。
其實這在最近一年來的政策中也得到了印證。比如,禁止大拆大建,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更重要的,是軌道交通審批的變化。
2021年,《關于進一步做好鐵路規劃建設工作的意見》中指出:提出加強規劃指導,嚴禁以新建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名義違規變相建設地鐵、輕軌。
有了這些政策打底,各大城市之間不斷比拼的地鐵里程競賽,將“夢斷2022年”。
可以說,嚴控撤縣設區,不僅是對“一城獨大”模式的敲打,對一些地方“攤大餅”式的無限擴張現象所導致副作用的及時糾正;更是對縣城寄予厚望,為大城市的“虹吸時代”按下暫停鍵。